
こぐま会台湾(KOGUMAKAI台灣)


培養小朋友思考能力,小學生也能有飛躍成長的舞台
・KOGUMAKIA是幼兒教育的先驅者,在日本有30年以上的經驗。
・確保每位小朋友都有獨立思考的時間,激發小朋友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。
kogumakai台灣在捷運忠孝復興站3號出口

支撐KOGUMAKAI教育的三大理念
每位小朋友其實與生俱來就可以靠自己激發出認知能力。日常生活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好的學習機會。在KOGUMAKAI,我們將這種日常生活帶到教室里真實呈現,並且巧妙與小學教科書内容做結合,設計出最適合小朋友的學習課程。



為學校教育提前先打好基礎
進入小學後,小朋友的學習主題就是教科書的内容。我們是以小學的教科書為學習的主力,
讓小朋友可從生活,遊戲中學會必要知識。所謂「早期教育」並不是像坊間說的,要讓小朋友贏在起跑點。應該要配合不同時期的小朋友,而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,提升小朋友的基礎體驗。
事物教育的實踐
幼兒期的基本教育方法,是讓小朋友去實際體驗事物的運作,會得到什麽樣的效果。現在許多父母會使用的填鴨式教育是投入大量的情報與知識,讓小朋友被動吸引,這樣的學習法無法激發小朋友自身的能力,也無法培養小朋友理性的思考能力。而且我們的教學内容,會盡量活用身邊的物品,讓小朋友用理解的方法學習。
對話教育的實踐
在小朋友學習讀書寫字之前,應該先讓小朋友學會聼懂問題,進而思考問題,再將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。若是紙上作業,我們容易陷入用「會」與「不會」的標準來評斷小朋友的學習狀況。即使還無法使用文字表達,最重要的是要將自己的想法「說」出來,我們才能知道小朋友的思考邏輯,才有辦法給他們適當的建議。想要實現「透過説話鍛煉思考能力」,最好可以讓小朋友透過對話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


六大領域
將小學的教課書的内容分成六大領域。讓小朋友在進入小學前先把基礎打好。例如數學,在學習如何計算 之前,應該要先教導小朋友「數學的概念」。以國語來看,在「讀」跟「寫」之前,應該要先教導小朋友「聼」跟「說」的能力。以下六大領域就是能讓小朋友打好學習力,思考的基礎。



測試學習
.用測量、數量讓小朋友學習數字概念
大、小、多、少、長、寬、重量等等不同的表現法,使用這些單位讓小朋友比較看看,才能清楚認知不同單位對應的關係。
運用量概念讓小朋友學習順序的表現方法與排列方法。
位置表象學習
.改變位置、視點,培養眼力
學習如何正確表達上、下、左、右、前、後的基本位置關係。
另外,也會實施「地圖上的移體」、「從四面八方觀察」教育法,讓小朋友學習站在不同的定點、方向看待事物。
數
.比其他小朋友先學會數字概念與加減乘除
先從讓小朋友「數出正確順序的數字」開始,到能選出正確的對應數字、知道數字的結構。
另外,像是數字與數字的「求差」「求和」、生活中常見的「等分」、「離散量」等等,皆可讓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並運用。
圖形
.提高對圖形、圖面 (平面、立體) 感受力
從理解平面、立體等各種不同的圖形特徵開始,比較各種圖形並學習如何正確描繪,透過分析圖形的構成、分割圖形等等練習,加強小朋友的想像力。
語言
.培養語言、聽力、表達能力
在小朋友學會「讀」、「寫」之前,一定是會先學習「聽」、「說」。學習聽懂大人的對話、看懂繪本等等,讓小朋友從體驗日常生活中學習。
另外,也會透過遊戲讓小朋友學習語言的運用。讓小朋友思考相同字頭、字尾的詞、接龍、相反詞等等遊戲都是很好的選擇。
生活 其他
.培養生活能力、認知能力
讓小朋友認識生活中會使用到的物品特性、理解物品與物品的關係,從多角度來深入理解生活用品,可成為學習所有事物的基礎。
比其他小朋友先行學習所有以生活為基礎的理科知識、社會常識。
①全身活動
②雙手的活動
③從對話與筆紙中理解



.三階段學習法
KOGUMAKAI的學習法分為三段階:
①讓全身都能活動
②使用雙手的個別學習活動
③確定認知,紙上活動
即使是同樣主題,讓小朋友使用上述三階段學習法,強化想像力、內心,幫助小朋友渡過幼兒期最大的挑戰「具體形象性為主導的思維過渡到以抽象概括性為主導的思維」。
KOGUMAKAI的指導方法,是照著小朋友理解事物的脈絡而因材施教。
.致各位家長:
KOGUMAKA會配合您的教育方針,並且延伸出最好、最大的效果。如果老師跟家長的教法不同,最困擾的其實是小朋友。甚至可能會讓小朋友產生「不想再學習」的念頭。我們想到做得不單單只是引起小朋友對學習的興趣,更重要的則是跟家長之間的溝通,讓小朋友可以樂在學習。
.如果小朋友在家裡無法靜下心來學習,可隨時找老師討論方法。
.老師也會隨時向您報告小朋友的學習進度。
為了提供給小朋友良好學習環境,讓我們一起努力吧!